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正文

東南亞研究院校排名前十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

更新:2023年02月18日 18:40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藮|南亞研究院校排名前十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東南亞研究院校排名前十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

暨南大學不屬于985大學,屬于211大學。屬于中國一流大學的檔次,是國家重點建設高校。

暨南大學(Ji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本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直屬統(tǒng)戰(zhàn)部領導,教育部、統(tǒng)戰(zhàn)部、廣東省三方共建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985平臺”、“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物流與供應鏈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理事單位;是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
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創(chuàng)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谷諔?zhàn)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后,暨南大學于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

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恪守“忠信篤敬”之校訓,注重以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培養(yǎng)造就人才。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yǎng)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各類人才30余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暨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國家創(chuàng)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綜合性大學里開辦醫(yī)學院的大學,最早設立華僑華人問題研究機構的大學,最早創(chuàng)設商科的大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暨南大學有專任教師2749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7人,杰青、優(yōu)青獲得者43人,“珠江學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導師1052人,碩士生導師2161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設有37個學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個系,27個直屬研究院(所),104個本科專業(yè),2022年2月,學校新增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二級學科8個、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交叉學科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2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含雙語教學示范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4門。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藥學。

“211工程”三期建設立項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金融學與資本市場、產業(yè)經濟與區(qū)域發(fā)展、比較文藝學與海外華文文學、華僑華人與中外關系、水域生態(tài)學與藻類生物資源、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藥物、重大工程結構的非線性力學問題、中藥現代化與中西醫(yī)結合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經濟學、廣告學、中醫(yī)學、金融學、歷史學、藥學、法學、生物科學 、工商管理、國際政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包裝工程、財務管理、新聞學、臨床醫(yī)學、旅游管理

國家特色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床醫(yī)學、工程力學

廣東省重點專業(yè):新聞學、金融學、會計學、華文教育、電子信息工程、翻譯學、法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新聞學、會計學、生物技術、工商管理、金融學、統(tǒng)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外漢語、旅游管理、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

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生物醫(yī)學工程、力學

廣東省優(yōu)勢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公共管理、化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統(tǒng)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中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外科學、眼科學

省級特色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床醫(yī)學、工程力學、華文教育、中醫(yī)學、財務管理、廣告學、生態(tài)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英語、知識產權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經濟統(tǒng)計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國際教育、網絡空間安全、市場營銷、廣播電視學、環(huán)境科學、行政管理

學術科研

截至2019年3月,暨南大學設有309個研究機構和97個實驗室 。設有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僑華人)、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有國家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設置的工程中心4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4個,分別是暨南大學拉美中心、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暨南大學菲律賓研究中心、暨南大學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

學??蒲袑嵙χ鸩皆鰪?,現設有國家部省級科研平臺83個??蒲谐晒T果累累,學校近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1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SCI等權威索引收錄的國際論文數量持續(xù)增長。

2009―2010學年度,學校共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2008年至2011年,學校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各2項,總數列廣東省高校第一?!笆晃濉逼陂g,學校承擔國家級百萬元以上項目40項,其中“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科技重大專項11項,此外還承擔“973”、“863”項目多項。僅2010年,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9項。

2009年,暨大發(fā)表論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錄論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長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間,暨大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4項,比“十五”期間的47項增長了57%。

2011-2018年,學校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7項、其他類型國家社科項目近250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3項,其中,近三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居全國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進入全國前十的非“985”高校;獲得第六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10項,第七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8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fā)表論文12篇,在SSCI、A&HCI等國外權威索引期刊發(fā)表論文近千篇。2017年8月,暨南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批獲得各類資助220項,這得益于學校成功實施“工科振興”計劃。

對外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化特色突出,截至2017年11月,已同世界五大洲(美國、巴西、秘魯、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尼、越南、泰國等43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qū))50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28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交流合作協(xié)議。學校在香港和澳門分設辦事處,并在香港設立教育基金會。學校的辦學影響日益擴大,面向全國31個?。ㄊ?、自治區(qū))招生,已經成為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qū)學生報考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也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港澳臺僑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基地。學校是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66個國家設立106個招生報名點,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招生的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lián)合學院2017年正式開學,在校外國留學生4063人,其中本科生1737人,研究生262人。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漢語國際推廣戰(zhàn)略,2004年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實施以來,學校派出共529名志愿者,遍布21個國家。學校與南非羅德斯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成為全球8個示范孔子學院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來自12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在校華僑、港澳臺和外國留學生14388人。

985工程(Project 985) ,是指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雙一流的全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是*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zhàn)略,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印度大學排名

印度主要大學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印度理工學院創(chuàng)建于1961年,在全國共設有7所校區(qū),分別是:德里(Delhi)理工學院、坎普爾(Kanpur)理工學院、卡哈拉格普爾(Kharagpur)理工學院、馬德拉斯(Madras)理工學院、孟*(Mumbai)理工學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學院和盧克里(Poorkee)理工學院。1963年,根據國家技術院校(修正)法案,印度理工學院被列為國家重點院校,并賦予獨立的學術政策、獨立的招生及學位授予權。印度理工學院在全國的7所院校均為*大學,在教學和經濟管理上由直屬中央*的印度理工學院委員會管轄。印度人力資源開發(fā)部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每個分院各設董事會負責全權管理。董事會負責各院校的學術政策的制定,教學大綱的審核及成績考核。

德里印度理工學院是全國7所理工學院的中心院校,位于德里南部城區(qū),與尼赫魯大學和國家教育研究培訓學院比鄰。目前德里理工學院有約6000名學生。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3000名,博士生900名。學院有13個院系,9個研究中心,2個多功能中心。現有教師450名,其中教授200名,副教授100名,講師及助教150名。主要的學科領域有應用工程、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土木工程、化工、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管理研究、機械工程、物理、紡織技術等。

坎普爾理工學院有九個個工程院系,并設有物理、化學、數學和人類學等基礎學科系。主要的教學領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工業(yè)與管理工程、材料與冶金工程以及機械工程。

卡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地球科學、計算科學與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人類與社會科學、數學、工業(yè)設計中心、冶金與材料工程和物理學。

馬德拉斯理工學院主要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應用數學、生物技術、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計算科學與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人類與社會科學、數學、冶金與材料工程、海洋工程和物理學。

孟*理工學院主要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化學、計算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冶金工程、機械工程。

瓜哈提理工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生物技術、化學、土木、化工、計算機與工程、設計、電子與通訊、數學、機械工程、物理。

盧克里理工學院的基礎學科領域有:化學、地球科學、人類學、物理和數學;工程學科領域有:建筑、生物、化工、土木、地震、電力、電子與計算機、機械與工業(yè)、冶金以及造紙;應用研究領域有水文地理學、管理和水資源。

印度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理學院是印度著名的研究和教育機構。學院成立于1909年,最初由印度著名企業(yè)集團―塔塔集團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J.N.塔塔先生創(chuàng)辦。1911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1956年,印度教育部大學撥款委員會(UGC)成立后,由UGC管理。多年來,印度科學學院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為印度的科技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學院現有40多個院系,涉及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和電子信息等領域,教學和研究人員325名,學生2000多名。印度科學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航天、通訊、電子、電力、冶金和化工、自動控制、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固態(tài)和結構化學等。

該院現任院長梅塔(G.Mehta)教授,是有機化學家,研究領域涉及分子設計和天然產物的合成等,是印度國家科學院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lhi)

德里大學是印度最著名的大學之一。該校建于1922年,是印度當時唯一一所提供教學和住宿的寄宿大學。根據中央立法議會的法案,當時在德里的圣.史蒂芬學院、印度教學院和拉姆賈斯學院隸屬德里大學,總計在校學生約750名學生。

學校一直將建立著名學院作為首要發(fā)展目標,在全國尋求有識之士,并將許多杰出人物引入德里大學。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德里大學已經發(fā)展為印度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目前,德里大學有14個學部,86個系,79個學院,分布在整個德里市,在校學生大約22萬。主要學科領域有理學、藝術、社會科學、法學、音樂與美術、工學、商業(yè)與金融、管理學、醫(yī)學、教育學等。

60年代初期,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開始在印度全國建立高級研究中心。在批準的18個類似的中心中,德里大學占有6個中心。這六個中心是: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經濟學和社會學。

1973年,德里大學在德里南部建立了南校區(qū),該校區(qū)以藝術和社會科學著稱。1983年,學校在德里又建了東、西兩個校區(qū)。東校區(qū)以醫(yī)學科學專業(yè)著稱,西校園以工程技術專業(yè)著稱。

德里大學建有完善的圖書館系統(tǒng),為師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檢索途徑。全校有各類圖書館30多個,其中,中央科學圖書館建筑面積22595平方英尺,藏書18萬冊。

尼赫魯大學(Jawahalal Nehru University)

尼赫魯大學是印度著名高等學府,以印度第一位總理尼赫魯命名。該校建于1969年,校園占地1000英畝,是文理綜合性大學。該校以培養(yǎng)研究生和進行科學研究為主,在校生3500多人,外國留學生占10%,來自28個國家。教師學生比為1:10。經費概算:4.935億盧比。
尼赫魯大學現有7個學院,分別是:計算機和系統(tǒng)科學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國際研究學院、語言、文學和文化研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國際研究學院下設美國西歐研究中心、東亞研究中心、國際政治、組織和裁軍研究中心等七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院下設經濟研究和計劃中心、歷史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等九個研究中心;語言文學和文化研究學院設有*語和非洲語研究中心、漢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波斯語和中亞研究中心等十一個研究中心。該大學漢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簡稱中文系),有6名漢語教師,招收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共計85名,其漢語教學水平在印度最高。

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物理學和環(huán)境科學是該校優(yōu)勢學科。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和社會科學院的歷史研究中心、社會體制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經濟研究和計劃中心、地區(qū)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被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UGC)命名為“優(yōu)秀中心”。最近,尼赫魯大學被UGC授予“優(yōu)秀大學”稱號。

該大學圖書館藏書500,000冊,930種雜志,每年購進書10000冊。該大學出版4種學術刊物:《歷史研究》、《國際研究》、《語言學院院刊》、《拉丁美洲展望》。

馬得拉斯大學(University of Madras)

馬得拉斯大學是印度精英學府之一,也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對印度南部的大學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目前印度南部較早建立的大學,一般都是從該校分離出去的。學校成立于1857年,有四大校區(qū),共18個文理學院,68個系,是綜合性聯(lián)合大學。學校設有歷史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財務與會計、管理、傳播與通訊、哲學、各國文學與語言、信息科學、數學、統(tǒng)計與應用、地理、化學、電子科學、生物技術學、環(huán)境科學、教育學、國防學、公共事務、南亞與東南亞研究、國際關系、物理學、植物學、宗教學等豐富的課程內容。學校培養(yǎng)本科、碩士和博士,也設有相關研究機構,是一所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

印度國家評估與遴選委員會(NAAC)對印度各大學通過在課程設置、教學水平、科研實力、教學設施與教學資源、學校管理水平等指標的綜合評比后,馬得拉斯大學名列前茅。

馬得拉斯大學在印度泰米爾那杜邦的高等教育領域發(fā)揮著重要,除了在校學生外,該校通過附屬學校與研究機構以及函授學校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學生得到該校的教育。

泰米爾那杜邦的首席部長兼任馬得拉斯大學的校長。

孟*大學(University of Mumbai)

孟*大學創(chuàng)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學校培養(yǎng)本科生、碩士生和研究生,設有36個系,2個研究生培訓中心和354個附屬學院,在校學生8萬。主要的課程內容涉及哲學、社會學、藝術、商業(yè)、法律、醫(yī)學、教育、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化學、化工、管理、統(tǒng)計學等領域。學校分為兩個主校區(qū),分別占地230英畝和13英畝,另有附屬學校和研究機構分布在孟*市內。

孟*大學圖書館藏書100多萬冊,分別分布在幾個圖書館中。其中尼赫魯圖書館藏書規(guī)模最大,藏書85萬冊,期刊3萬種,縮微版1200冊。

孟*大學曾經培養(yǎng)了印度各界著名人士。圣雄甘地、印度人民黨現人領導人阿德瓦尼、印度憲法作者阿邁拜德卡、印度前總理拉奧、印度著名女電影明星阿什瓦瑞以及印度的眾多作家、詩人、學者、企業(yè)精英包括許多海外印度人中的精英都畢業(yè)于該校學。

柯棣華大夫也畢業(yè)該校。

加爾各答大學(University of Calcutta)
加爾各答大學創(chuàng)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

加爾各答大學的管轄范圍包括印度整個北部地區(qū),截止80年代末,該校共有16個學院(67個系)、5個大學學院和211個附屬學院,注冊學生達15萬人。

16個學院是文學院、理學院、商學院、新聞學院、家政學院、圖書館學院、工程學院、技術學院、美術與音樂學院、社會福利與商業(yè)管理學院、醫(yī)學院、牙科學院、順勢療法與外科學院、印度草藥與外科學院。

在大學文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大學醫(yī)學院、大學商學院和大學法學院中,前3個學院的規(guī)模最大。大學文學院共開設20個專業(yè),外語類專業(yè)有英語和法語;語言類專業(yè)是比較語言學、孟加拉語、*語與波斯語、印地語、梵語、巴利語(古印度語言之一,現為佛教之宗教語言)、烏爾都語(通用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泰米爾語(南亞地區(qū)用語);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yè)有歷史、古印度史與文化、考古學、哲學、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圖書館學、新聞學、政治學。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開設的21個專業(yè)是農學、人類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純化學、計算機科學、應用數學、純數學、應用物理、純物理、生理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塑料與橡膠工藝學、無線電物理學與電子學、統(tǒng)計學。大學醫(yī)學院共開設24個專業(yè),它們是:眼科學、矯形學、麻醉學、藥物學、生理學、生理醫(yī)學、放射診斷學、放射療法、解剖學、胸外科、兒童健康、醫(yī)學、普外科、實驗外科、生物化學、癌癥研究、神經病學、婦產科等、心病學、醫(yī)學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皮膚病學與性病學、胸腔疾病、病理學等。

加爾各答大學的其他重要學術機構是:3個系級博物館(分屬于人類學系、商業(yè)系、古印度史與文化系),兩個高級研究中心(分設在無線電物理學與電子學系、古印度史與文化系),以及阿蘇托什藝術博物館。后者建于1937年,是印度的第一個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內藏有8000件珍品,猶如民間藝術畫廊,如雕塑、繪畫、織品、陶器、金屬制品、象牙制品等,反映了公元前兩世紀到近代各時期東印度和孟拉加國的藝術傳統(tǒng)。

加爾各答大學是印度重要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中心,它吸引了一批著名教授和學者到此任教,同時又培養(yǎng)了不少優(yōu)秀人才。1930年,因發(fā)現分子輻射的新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印度物理學家C?拉曼教授曾在加爾各答大學任教,積極推動大學開展科學研究。,你可以試下

香港城市大學的王牌專業(yè)有哪些?

城大Q S世界排名長期位前五十名 ,各學科在QS世界排名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本人法學僧一枚,主要介紹香港城市大學其中三個都是關于 法律方面的王牌專業(yè) 。畢竟,在香港眾多高校里面,能夠設置法學專業(yè)課程的也就只有 三所 ,分別是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 。大家不要看香港城市大學的排名好像比中大和港大略微遜色,但是香港城市大學的法學院可是創(chuàng)辦已久, 歷史悠久,師資力量十分雄厚 。當然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聞名遐邇,下設遠不止三個法律專業(yè)的課程,但是下面我要談到的兩個都是很有 特色的

第一個要介紹的是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的 仲裁與爭議解決法碩士 。這個分支 只有在香港城市大學作為一份獨立的課程開設 。這個課程 就業(yè)前景非常好 。隨著 粵港澳大灣區(qū) 的建立,商業(yè)合作逐步加強。與此同時,伴隨著商業(yè)合作而出現的民商事糾紛也日益增多, 仲裁案件的數目也日益激增 。這個課程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國際民商事仲裁的 知識 ,重點研究 實踐 中復雜的仲裁案件,歸納整理。不僅如此,在校內還會不時地進行 moot court模擬仲裁, 在學生在實戰(zhàn)中體驗仲裁的魅力。同時,課程也會安排一些 field trip 比如說到香港國際仲裁委員會去參觀學習。

第二個要談到的是香港城市大學的一個 綜合法律碩士 。這個法律碩士并 沒有嚴格的區(qū)分方向 。也就是說除了必修的課程以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 興趣選修 自己感興趣的法律分支來學習,讓學生呈現多元化發(fā)展,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中國法與比較法、國際經濟法、普通法、海事法與運輸法、知識產權與科技法、公司與商事法等 課程都是這個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選修的方向,在這里不得一提的是 海事法與運輸法, 這個是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 獨有的課程 ,主要針對 海事運輸與國際貿易 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預防與解決的相關知識。對于以后想 留在香港工 的同學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香港畢竟是世界上 自由經濟體之一 ,而且擁有天然獨特港灣 維多利亞港,海事運輸十分的發(fā)達 。

雖然說城大的法律QS學科世界排名并沒有中大和港大好,但是呢城大的法律專業(yè)也是歷史很悠久的學科,而且部分分支學科還是香港唯一開設的、極具特色的,絕對算得上是香港城市大學的王牌專業(yè),感興趣的同學快來讀吧!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那該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那該大學熱門專業(yè)推薦有什么?

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2022年qs全球排名第11;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是新加坡領先的世界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和馬來亞聯(lián)邦*醫(yī)學院。1912年,學校更名為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1928年,萊佛士學院成立。1949年,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和萊佛士學院合并為馬來亞大學。1955年,南洋大學由新加坡華人社團組織創(chuàng)辦。1962年,新加坡馬來亞大學的校園成為新加坡大學。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并,校名命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共有17所學院,分別位于肯特山、武吉馬志和新加坡甌南,提供廣泛的跨學科和跨部門課程。全球共有12所海外學院。在校教職工2374人,學生4.26萬人(截至2020年12月),其中本科生3.13萬人,研究生1.13萬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推薦熱門專業(yè)

1.計算機專業(yè):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yè)排名亞洲第一,其中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研究生學位排名世界第四,該專業(yè)非常受市場歡迎;

2 .化學工程專業(yè) :新加坡各類工程專業(yè)需求量很大,最難最熱門的就是化學工程?;瘜W屬于工程學院,國大11個學科列世界前十,其中化學工程表現最好,排名世界第五;

3.電子工程專業(yè)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絕對王牌專業(yè),隸屬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分為微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控制四大方向。專業(yè)就業(yè)率高達99%。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育優(yōu)勢

新加坡國立大學有13個學院,提供本科和4個研究生學位課程,1700名博士、博士后專家學者和500名研究人員。這些師資力量都畢業(yè)于世界名校(主要是歐美名校),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國際化和教學質量的卓越。強大的師資力量使這所大學在世界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好評。近年來在國際高等院校排名中一路飆升,成為亞太地區(qū)頂尖大學。除了高水平的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領先地位。

印度大學排名

由英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于9月9日在倫敦公布了2010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前200名的印度大學只有一所,那就是印度孟*理工大學。排名由09年的163下降到今年的187名。而德里理工大學則由去年的第181名降至第202名,被擠出了前200名的行列。
另外,為很多人所關注的印度著名學府-德里大學,在這份榜單中的排名是371名。在09年的排位中是291名,整整下降了80名。
在這份榜單中今年公布的亞洲前200名大學中,印度占據了12個席位,其中分別是印度孟*理工大學(IITB)排在第36名,坎普爾理工大學(IITK)第37名,德里理工大學(IITD)第39名,馬德拉斯理工大學(IITM)第53名,克勒各布爾理工大學(IITKGP)第57名,古瓦哈提理工大學(IITG)第66名,德里大學排在第67名,魯爾基理工大學(IITR)第75名,海德拉巴大學排在第81,孟*大學排在第96名,加爾各答大學排在第99名,普納大學排在第109名。

附印度主要大學 :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印度理工學院創(chuàng)建于1961年,在全國共設有7所校區(qū),分別是:德里(Delhi)理工學院、坎普爾(Kanpur)理工學院、卡哈拉格普爾(Kharagpur)理工學院、馬德拉斯(Madras)理工學院、孟*(Mumbai)理工學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學院和盧克里(Poorkee)理工學院。1963年,根據國家技術院校(修正)法案,印度理工學院被列為國家重點院校,并賦予獨立的學術政策、獨立的招生及學位授予權。印度理工學院在全國的7所院校均為*大學,在教學和經濟管理上由直屬中央*的印度理工學院委員會管轄。印度人力資源開發(fā)部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每個分院各設董事會負責全權管理。董事會負責各院校的學術政策的制定,教學大綱的審核及成績考核。

德里印度理工學院是全國7所理工學院的中心院校,位于德里南部城區(qū),與尼赫魯大學和國家教育研究培訓學院比鄰。目前德里理工學院有約6000名學生。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3000名,博士生900名。學院有13個院系,9個研究中心,2個多功能中心?,F有教師450名,其中教授200名,副教授100名,講師及助教150名。主要的學科領域有應用工程、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土木工程、化工、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管理研究、機械工程、物理、紡織技術等。

坎普爾理工學院有九個個工程院系,并設有物理、化學、數學和人類學等基礎學科系。主要的教學領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工業(yè)與管理工程、材料與冶金工程以及機械工程。

卡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地球科學、計算科學與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人類與社會科學、數學、工業(yè)設計中心、冶金與材料工程和物理學。

馬德拉斯理工學院主要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應用數學、生物技術、化學工程、化學、土木工程、計算科學與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人類與社會科學、數學、冶金與材料工程、海洋工程和物理學。

孟*理工學院主要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工程、生物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化學、計算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冶金工程、機械工程。

瓜哈提理工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生物技術、化學、土木、化工、計算機與工程、設計、電子與通訊、數學、機械工程、物理。

盧克里理工學院的基礎學科領域有:化學、地球科學、人類學、物理和數學;工程學科領域有:建筑、生物、化工、土木、地震、電力、電子與計算機、機械與工業(yè)、冶金以及造紙;應用研究領域有水文地理學、管理和水資源。

印度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理學院是印度著名的研究和教育機構。學院成立于1909年,最初由印度著名企業(yè)集團―塔塔集團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J.N.塔塔先生創(chuàng)辦。1911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1956年,印度教育部大學撥款委員會(UGC)成立后,由UGC管理。多年來,印度科學學院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為印度的科技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學院現有40多個院系,涉及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和電子信息等領域,教學和研究人員325名,學生2000多名。印度科學學院的優(yōu)勢領域有航空航天、通訊、電子、電力、冶金和化工、自動控制、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固態(tài)和結構化學等。

該院現任院長梅塔(G.Mehta)教授,是有機化學家,研究領域涉及分子設計和天然產物的合成等,是印度國家科學院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lhi)

德里大學是印度最著名的大學之一。該校建于1922年,是印度當時唯一一所提供教學和住宿的寄宿大學。根據中央立法議會的法案,當時在德里的圣.史蒂芬學院、印度教學院和拉姆賈斯學院隸屬德里大學,總計在校學生約750名學生。

學校一直將建立著名學院作為首要發(fā)展目標,在全國尋求有識之士,并將許多杰出人物引入德里大學。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德里大學已經發(fā)展為印度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目前,德里大學有14個學部,86個系,79個學院,分布在整個德里市,在校學生大約22萬。主要學科領域有理學、藝術、社會科學、法學、音樂與美術、工學、商業(yè)與金融、管理學、醫(yī)學、教育學等。

60年代初期,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開始在印度全國建立高級研究中心。在批準的18個類似的中心中,德里大學占有6個中心。這六個中心是: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經濟學和社會學。

1973年,德里大學在德里南部建立了南校區(qū),該校區(qū)以藝術和社會科學著稱。1983年,學校在德里又建了東、西兩個校區(qū)。東校區(qū)以醫(yī)學科學專業(yè)著稱,西校園以工程技術專業(yè)著稱。

德里大學建有完善的圖書館系統(tǒng),為師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檢索途徑。全校有各類圖書館30多個,其中,中央科學圖書館建筑面積22595平方英尺,藏書18萬冊。

尼赫魯大學(Jawahalal Nehru University)

尼赫魯大學是印度著名高等學府,以印度第一位總理尼赫魯命名。該校建于1969年,校園占地1000英畝,是文理綜合性大學。該校以培養(yǎng)研究生和進行科學研究為主,在校生3500多人,外國留學生占10%,來自28個國家。教師學生比為1:10。經費概算:4.935億盧比。
尼赫魯大學現有7個學院,分別是:計算機和系統(tǒng)科學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國際研究學院、語言、文學和文化研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國際研究學院下設美國西歐研究中心、東亞研究中心、國際政治、組織和裁軍研究中心等七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院下設經濟研究和計劃中心、歷史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等九個研究中心;語言文學和文化研究學院設有*語和非洲語研究中心、漢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波斯語和中亞研究中心等十一個研究中心。該大學漢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簡稱中文系),有6名漢語教師,招收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共計85名,其漢語教學水平在印度最高。

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物理學和環(huán)境科學是該校優(yōu)勢學科。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環(huán)境科學學院和社會科學院的歷史研究中心、社會體制研究中心、政治研究中心、經濟研究和計劃中心、地區(qū)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被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UGC)命名為“優(yōu)秀中心”。最近,尼赫魯大學被UGC授予“優(yōu)秀大學”稱號。

該大學圖書館藏書500,000冊,930種雜志,每年購進書10000冊。該大學出版4種學術刊物:《歷史研究》、《國際研究》、《語言學院院刊》、《拉丁美洲展望》。

馬得拉斯大學(University of Madras)

馬得拉斯大學是印度精英學府之一,也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對印度南部的大學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目前印度南部較早建立的大學,一般都是從該校分離出去的。學校成立于1857年,有四大校區(qū),共18個文理學院,68個系,是綜合性聯(lián)合大學。學校設有歷史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財務與會計、管理、傳播與通訊、哲學、各國文學與語言、信息科學、數學、統(tǒng)計與應用、地理、化學、電子科學、生物技術學、環(huán)境科學、教育學、國防學、公共事務、南亞與東南亞研究、國際關系、物理學、植物學、宗教學等豐富的課程內容。學校培養(yǎng)本科、碩士和博士,也設有相關研究機構,是一所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

印度國家評估與遴選委員會(NAAC)對印度各大學通過在課程設置、教學水平、科研實力、教學設施與教學資源、學校管理水平等指標的綜合評比后,馬得拉斯大學名列前茅。

馬得拉斯大學在印度泰米爾那杜邦的高等教育領域發(fā)揮著重要,除了在校學生外,該校通過附屬學校與研究機構以及函授學校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學生得到該校的教育。

泰米爾那杜邦的首席部長兼任馬得拉斯大學的校長。

孟*大學(University of Mumbai)

孟*大學創(chuàng)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學校培養(yǎng)本科生、碩士生和研究生,設有36個系,2個研究生培訓中心和354個附屬學院,在校學生8萬。主要的課程內容涉及哲學、社會學、藝術、商業(yè)、法律、醫(yī)學、教育、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化學、化工、管理、統(tǒng)計學等領域。學校分為兩個主校區(qū),分別占地230英畝和13英畝,另有附屬學校和研究機構分布在孟*市內。

孟*大學圖書館藏書100多萬冊,分別分布在幾個圖書館中。其中尼赫魯圖書館藏書規(guī)模最大,藏書85萬冊,期刊3萬種,縮微版1200冊。

孟*大學曾經培養(yǎng)了印度各界著名人士。圣雄甘地、印度人民黨現人領導人阿德瓦尼、印度憲法作者阿邁拜德卡、印度前總理拉奧、印度著名女電影明星阿什瓦瑞以及印度的眾多作家、詩人、學者、企業(yè)精英包括許多海外印度人中的精英都畢業(yè)于該校學。

柯棣華大夫也畢業(yè)該校。

加爾各答大學(University of Calcutta)
加爾各答大學創(chuàng)建于1857年,是印度3所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之一。

加爾各答大學的管轄范圍包括印度整個北部地區(qū),截止80年代末,該校共有16個學院(67個系)、5個大學學院和211個附屬學院,注冊學生達15萬人。

16個學院是文學院、理學院、商學院、新聞學院、家政學院、圖書館學院、工程學院、技術學院、美術與音樂學院、社會福利與商業(yè)管理學院、醫(yī)學院、牙科學院、順勢療法與外科學院、印度草藥與外科學院。

在大學文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大學醫(yī)學院、大學商學院和大學法學院中,前3個學院的規(guī)模最大。大學文學院共開設20個專業(yè),外語類專業(yè)有英語和法語;語言類專業(yè)是比較語言學、孟加拉語、*語與波斯語、印地語、梵語、巴利語(古印度語言之一,現為佛教之宗教語言)、烏爾都語(通用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泰米爾語(南亞地區(qū)用語);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yè)有歷史、古印度史與文化、考古學、哲學、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圖書館學、新聞學、政治學。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開設的21個專業(yè)是農學、人類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純化學、計算機科學、應用數學、純數學、應用物理、純物理、生理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塑料與橡膠工藝學、無線電物理學與電子學、統(tǒng)計學。大學醫(yī)學院共開設24個專業(yè),它們是:眼科學、矯形學、麻醉學、藥物學、生理學、生理醫(yī)學、放射診斷學、放射療法、解剖學、胸外科、兒童健康、醫(yī)學、普外科、實驗外科、生物化學、癌癥研究、神經病學、婦產科等、心病學、醫(yī)學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皮膚病學與性病學、胸腔疾病、病理學等。

加爾各答大學的其他重要學術機構是:3個系級博物館(分屬于人類學系、商業(yè)系、古印度史與文化系),兩個高級研究中心(分設在無線電物理學與電子學系、古印度史與文化系),以及阿蘇托什藝術博物館。后者建于1937年,是印度的第一個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內藏有8000件珍品,猶如民間藝術畫廊,如雕塑、繪畫、織品、陶器、金屬制品、象牙制品等,反映了公元前兩世紀到近代各時期東印度和孟拉加國的藝術傳統(tǒng)。

加爾各答大學是印度重要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中心,它吸引了一批著名教授和學者到此任教,同時又培養(yǎng)了不少優(yōu)秀人才。1930年,因發(fā)現分子輻射的新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印度物理學家C?拉曼教授曾在加爾各答大學任教,積極推動大學開展科學研究。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東南亞研究院校排名前十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東南亞研究院校排名前十 暨南大學是985高校嗎?”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