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正值生理和心理發(fā)育成長關鍵期的中小學生卻普遍缺乏較為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的教育是塑造人的,身心健康是根本,充分睡眠是保障。然而在呼吁多年,情勢難改的今天,我們還能為孩子們做點什么?今天,我們編發(fā)此版,希望再次引發(fā)全社會的深思:當我們拿出一個又一個急迫重要的理由讓孩子難以安睡的時候,我們損失的還可以彌補嗎?
1.為什么孩子睡眠不夠
曾經寫過《父母應該給孩子選擇怎樣的學校》的短文,文中我建議家長把“孩子能夠在半小時之內步行到達學?!弊鳛椤皳裥!钡闹匾獦藴手?。理由是,選擇離家近的學??梢宰尯⒆用刻於嗨粫?,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發(fā)育。
但仔細琢磨,我把問題想簡單了。孩子能否多睡一會兒,家校距離當然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孩子的學習負擔。從理論上說,家里離學校近一些,孩子的睡眠時間當然會多一些。但現(xiàn)實情況是,無論離家遠近,孩子們普遍都睡眠不足。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fā)布的《2020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小學生中,僅有23.99%的學生可以睡到自然醒;而由鬧鐘或他人叫醒的學生比例高達76.01%;更嚴重的是,還有29.26%的學生睡不到8小時就被叫醒。
所以,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首先不在于孩子上學的時間太長,而在于學業(yè)負擔過重,而“學業(yè)負擔”主要是作業(yè)負擔。
這里不討論更不爭論“必要的學習負擔是正常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應該有一定的負擔”等等話題。我們這里說的是“過重”的作業(yè)負擔。什么叫“過重”?學生因做不完作業(yè)而睡眠不足,這樣的作業(yè)量就是“過重”。
學生作業(yè)負擔過重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說,“高考不改,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永遠減不下來!”
毫無疑問,“唯分數論”的評價制度的確是造成學生過重學業(yè)負擔的重要原因。但同樣的高考制度下,我們依然有學校通過課程的改革、教法的改革,大大減輕了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
還有人說,“都是媒體的推波助瀾,比如炒作‘狀元’、報道各種‘牛孩兒牛校’應試成績以及對各種特長班的宣傳,營造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應試教育氛圍,讓學校之間互相競爭,讓家長之間互相比拼,從而加重了孩子的應試壓力。”這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沒有哪個孩子的作業(yè)是由雜志的社長或報紙的主編布置的。
2.教師要反思教育智慧和教學藝術
我不否認高考制度和媒體輿論與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我更認為,學校教師和孩子父母才是學生作業(yè)負擔過重的直接原因。當然,如果再“深刻”一些,還可以從經濟發(fā)展、文化傳統(tǒng)、國情社情等方面找到更深層次的間接原因。但我不打算扯那么遠。我甚至連高考制度和社會輿論也不打算多談,雖然這兩個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但高考和輿論不是普通的教師和家長能夠改變和左右的。我今天只打算分析一下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教師原因和家長原因。
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專業(yè)素養(yǎng)薄弱和教育智慧缺乏,是學生學業(yè)負擔(主要體現(xiàn)在作業(yè)過多)的重要原因。認為知識才是智慧的唯一來源,用統(tǒng)一的分數達標作為所有學生“學好”的標準,只有成績好——標志便是考上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才是好學生,把童年作為成人的準備而不是獨立的、同樣應該擁有幸福體驗的人生階段,片面甚至極端地信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頭懸梁錐刺股”的“勵志”古訓……腦子里塞滿了這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觀、成才觀,你要讓這樣的老師不迷信“知識本位”,放棄“題海戰(zhàn)術”,那是與虎謀皮。
為數不少的老師不但教育觀念有問題,而且其專業(yè)素養(yǎng)也堪憂:有多少教師有讀書的習慣?有多少老師可以稱作所在學科領域的高手,因而在學科教學以外還有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一技之長?比如,教數學的,不妨在課余研究一點數學猜想;教物理的,最好同時又是一個科技*的能工巧匠;教政治的,能不時發(fā)表一些經濟學小論文;教語文的,可能又是詩人、散文作家或一位楚辭研究者……卓越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使教師對學生產生一種熱愛科學、不斷進取的潛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師本人對學生保持著一種源于科學、源于知識的人格魅力。
對這樣的教師來說,課堂教學不過是“小菜一碟”,哪還需要“題海戰(zhàn)術”?教師的教育智慧越豐富、學科技能越精湛,他的學生的負擔自然相對越輕,這是不需要論證的常識。比如教師因材施教或分層教學的智慧,比如教師精選試題的眼光,比如對教材厚書讀薄的輸入(自己的大腦)以及深入淺出的輸出(給學生的大腦),比如指導學生舉一反三的技能……
女兒小學數學成績很差,但在初中后遇到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王姓數學教師。王老師的特點就是作業(yè)少,他經常對學生說的話就是:“做那么多題干什么?題哪里做得完?你們只需要把我布置的題做完就好了!”他布置的題少而精,我女兒的負擔真的不重,但她的數學成績卻突飛猛進。她說:“進了初中,王老師教數學,我的數學才有了質的飛躍!”不光是我女兒,她們班的數學一直在全年級都是名列前茅。為什么王老師能夠做到事半功倍?就是因為他有著豐富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學藝術。
3.家長勿因焦慮添加壓力
不少人在談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的時候,往往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學校指向教師。學校教師當然是造成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這點我剛才說了,但板子決不能只打在教師身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對孩子施加的學習壓力有甚于學校。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學校給學生減少作業(yè),反對者往往是家長,有家長甚至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教育行政部門強行規(guī)定學校不能周末補課,許多家長卻在雙休日把孩子送進各種補習班,讓孩子根本沒有喘息的時候。
畸形的育兒觀、期望值過高、盲目跟風攀比……家長自覺不自覺給孩子施加了過重的學習壓力。把孩子的學習成績視為成長的全部內容,因此只看分數而忽略體格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甚至不惜以后者的損害或喪失為代價而獲取前者;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的尊嚴、成功與幸福,都更多地體現(xiàn)于考試高分和一張張競賽獲獎證書……這些糊涂的認識都是家長不斷給孩子提出“高標準嚴要求”的“正當理由”,孩子自然越來越累。
本來,孩子的性格、稟賦乃至天資都是有差別的,可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神童”“天才”,都必須上北大或清華,將來成為“人上人”,不這樣便是“失敗者”;對自己孩子的特點沒有科學的分析判斷,而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層層加碼:學鋼琴、學國畫、學書法、學舞蹈、學跆拳道……這樣,作業(yè)時間被一再擠壓,就算作業(yè)再少,負擔也很重。孩子哪受得了?
許多家長隨時都處在焦慮狀態(tài)。為什么焦慮?因為看到親戚家的孩子考上哈佛了,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奪得奧賽金牌了,看到辦公室同事的孩子報了好幾個特長班……于是便恐慌不已,便焦灼不安,便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感覺自己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家長有了這種焦慮,必然在學習上給孩子層層加碼,孩子的負擔焉能不重?
在許多家長看來,孩子的成長路線圖就是讀名牌小學、上名牌中學、考名牌大學,而每一個門檻,都意味著比同齡人少休息多做題,少玩耍多參賽,不然將來怎么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而這便意味著更重的學業(yè)負擔??杉议L總是對孩子說:“現(xiàn)在吃點苦,長大了就幸福了!”殊不知,孩子沒有幸福的童年,哪有幸福的將來?
4.健康比分數可貴,幸福比優(yōu)秀重要
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原因找到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自然就有方向了。我們期待著高考(中考)制度更科學,我們期待著社會輿論更寬松,但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我們更應該也可以從自己做起,切切實實為孩子“減負”而點點滴滴地改進我們的行為。
學校老師應該真正有一顆理解兒童的心,或者干脆說,應該擁有孩子一般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時刻都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
我認為教師的愛心和人道主義情懷就應該體現(xiàn)在這里。要多從兒童的角度打量一下我們的每堂課以及布置的每一道作業(yè)題。我們能不能把更多的精力由研究教師“如何教”到琢磨學生“如何學”?能不能把“教”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充滿興趣地主動學習?學生有了興趣而且主動,就算有時候作業(yè)量稍微多一些,孩子的效率提高了,負擔自然會得到減輕。
其實,負擔的輕與重也是因人而異的。同樣完成五道題,對一些孩子來說易如反掌,而對另一孩子來說則意味著“又要熬夜了”。所以教師還要在作業(yè)布置上摒棄“一刀切”的做法,應該根據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布置難度和數量都有梯度的作業(yè),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效地完成作業(yè)。對于個別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甚至應該允許他不完成作業(yè)。教師完全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太難了,實在不能完成,可以不做,第二天給老師說明一下?!边@就是教師的良知,這就是教育的人性,這就是作業(yè)的溫度。
學生家長應該把一個問題想透:對孩子來說,最重要是什么?
當孩子剛剛出生,面對孩子沒睜開眼睛和嫩嫩的小臉蛋,年輕的爸爸媽媽一定在心里發(fā)誓:孩子,我一定要讓你一生健康和幸?!⒁?,健康在幸福的前面,因為沒有健康就談不上幸福!
可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而成了應試教育的助紂為虐者?孩子成績優(yōu),身體棒,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候不可得兼,非要你二選一,你選什么?難道你放棄孩子的健康,而選擇分數?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天才,不要老把孩子同高考狀元比,要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承認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有什么不可以呢?因為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又遠遠超出別人呢!只不過不一定是在分數上。就以考大學而論,考上名校與讀普通大學的人生差距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懸殊??几叻稚厦D芨刹女嫷忍枂??馬云只考上??撇煌瑯映蔀槿松内A家嗎?眾多案例說明:所謂“起跑線”上的成績,的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至關重要。家長的心態(tài)從容一些,孩子的負擔就減輕一些。否則,孩子不顧一切考了個第一名,可身體搞差了,這個“第一名”拿來何用?
2020年秋天,教育部發(fā)布的一則消息在網上獲得好評:自2020年9月開學起,中小學生的到校時間不得早于八點,而上課的時間則不得早于8點30。其實,早在當年二月,浙江和黑龍江就已經實施推遲小學生上學時間的政策。之后,全國一些城市的一些學校也做了嘗試。
我希望,這種對孩子充滿溫馨關懷的規(guī)定能夠盡快在全國得到普及,而不僅僅是試點。想起多年來,孩子們天不見亮就出門,在寒風中前往學校趕7:30甚至更早的早自習、升旗儀式,多讓人心疼??!
健康比分數更可貴,幸福比優(yōu)秀更重要。這應該成為教師和家長乃至學生的共識。
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怎么將圖片壓縮到指定體積?1個方法小白也能上手
時間:2024年02月27日電腦如何把png改成jpg格式?修改圖片格式的方法
時間:2024年02月27日如何把圖片kb變小?電腦上調整照片大小kb
時間:2024年02月27日怎樣把照片處理成需要的大???圖片壓縮指定大小的方法
時間:2024年02月27日視頻做成二維碼查看?多格式視頻二維碼生成器的使用方法
時間:2024年02月27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